项目交付
2025-03-12
特高压线路微波通信项目顺利交付
80座微波站点构成骨干环网,为特高压输电提供备份通信。
项目概况
项目覆盖 800 公里输电通道,需要在戈壁、山区及沿海多种环境下保持通信稳定。
综合采用环网 + 星型混合拓扑,并结合北斗授时与多频点设计应对电磁干扰。
- 站点类型:骨干站 32 座、转发站 48 座、终端站 120 处。
- 业务需求:调度语音、差动保护、高清视频与巡检机器人数据并行。
关键举措
方案重点在于“主动可视 + 自愈传输”。
- AI 链路预测结合气象与地形因子,提前 30 分钟给出衰减预判。
- 双环骨干与星型支路之间设置 3 条旁路通道,切换时间不超过 200ms。
- 远程监控平台内置数字孪生模型,可模拟 12 类故障并输出排障脚本。
成果
系统上线半年,链路可用性达到 99.999%,调度业务零中断。
- 故障定位时间从 45 分钟缩短到 8 分钟。
- 巡检周期由 30 天延长至 60 天,仍能保持稳定运行。
- 项目获得国网系统“安全生产示范工程”评定。
建维协同清单
建设阶段
- 勘测期开展塔位、供电、地质三合一评估。
- 设备预装调试,确保到站即可吊装。
- 链路开通后进行 168 小时稳定性验收。
运维阶段
- 数字孪生模型每周自动回放链路状态。
- 巡检 APP 推送任务,形成闭环工单。
- 建立备件共享仓,提升跨区域支援效率。
“微波骨干和数字孪生平台结合,终于让特高压通信迈入‘可预测’时代。” —— 某特高压运检中心